作为公交服务最直接的“体验者”,市民乘客代表的发言满是真切。他们笑着夸赞公交车长的热心服务、定制公交的安全便捷,也坦诚提出“部分站点设置需要改进”“希望多开文旅专线串联景点”的建议。每一句反馈都藏着对便捷出行的期待,每一个诉求都是对公交服务的信任,这份直白又温暖的互动,为整场座谈会奠定了“心贴心”的基调。
媒体记者以“见证者”的视角,将公交的变迁与担当娓娓道来。他们回忆起多年采访中的点滴:从过去乘客排队投币、零钱叮当作响,到如今手机扫码、人脸识别一键乘车的便捷;从传统燃油车的轰鸣尾气,到新能源公交车的平稳静音、低碳环保,公交的每一次升级都清晰可见。更让记者动容的,是公交始终不变的“暖”——驾驶员拾金不昧、见义勇为善行文化的培育,每年高考期间“爱心助考车”免费接送考生、提供应急保障的坚守。“这么多年,我们记录了淄博公交的发展变迁,也见证了公交人不变的为民初心。”这番话,让在场众人真切感受到淄博公交的成长与责任。
职工家属的分享,从“家人视角”揭开了公交服务背后的坚守。他们聊起丈夫凌晨四点起床的辛苦,说起看到儿子驾驶的公交车换成新能源车型时的骄傲,更感慨“公司总想着我们家属,逢年过节的慰问、子女入学的帮扶,让我们觉得不是一个人在支持家人工作”。这份对家人工作的理解、对公交发展的认可,让现场多了份“小家连大家”的归属感。
“大家提出的意见建议,我们照单全收,立即改进!”公司领导的表态掷地有声,“让我们一起携手,把淄博公交打造成更有温度、更有效率、更受大家喜爱的出行伙伴”。